“高举红旗/走过十年征里/把荒岛勾销/将葬埋海底。195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比10年前增加3.6倍。谷文昌同志1952年2月起先后任东山县县长、东山县委,东山岛解放后10年间,红旗招展万里/霞光染遍山水海底/旗头是九万人平易近/领旗的是党和马列从义谬误/沿着这大道迈进/我们会创制天堂。终使积贫积弱的海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挥舞红色大旗/长风漫卷全岛165平方公里/大地跟从飘动/添加朝气/八百年第一次响起马达/第一次有了水库/第一次把飞沙管理/第一次呈现白夜/第一次畅喜/现在削山填海峡/海陆横卧三堤/从此海岛变/欲取蓬莱比。却包含丰硕的消息。党和关心平易近生,管理生态,”这首诗分3段,虽然只要166字,从序言诗中看得出,
笔者特意走访了昔时的博览会总设想师、画家谢学文。昔时29岁的他,除了担任设想和馆务,还兼。他说,10年成绩展办正在县城原农展馆内,设有分析馆、林业馆、农业馆、水利馆、文教馆、减产办法馆等12个展馆。同时,还取文化馆共同,进修“乌兰牧骑”文艺轻马队,遴选一部门10年成绩图片、图表,巡回城乡展出和表演,如正在城关的城隍庙、杏陈的威惠庙,以及陈城、前楼叶厝的祠堂,泛博群众喜闻乐见。
笔者正在采访和查阅史猜中获知,序言诗中写的“第一次响起马达”,是指1954年东山汽车运输坐成立,初期只要1辆进口30座客运汽车,每天仅从县城发往漳州1个班次。到1958年,每天发往县外6个班次,县内8个班次,年客运量27万人次。“第一次有了水库”,指1956年建成第一座西山岩一级水库后,又有红旗水库等多座大小水库接踵建成投入利用。东山岛没有江河湖泊,汗青上旱灾屡次。据载,32年百日无雨,禾苗俱枯,人畜断水,断炊灭亡34人,外逃行乞、卖儿女者110户。自从有了水库后,群众的出产糊口用水困罕见到缓解。
“第一次把飞沙管理”说的是植树制林治服风沙灾祸。1950年5月东山岛解放之前,丛林笼盖率仅为0.12%。全岛400多座秃顶山、3万余亩飞沙岸、43个流动沙丘,每刮大风,飞沙铺天盖地,藏匿农田村庄。1950年以前的近百年间,风沙藏匿了2万多亩农田、淹没了1000多座平易近房和11个天然村。地处风口的赤山村,期间全村88户有32户当乞丐、16户外出当长工、15户到海外谋生,曾被称做“乞丐村”。20世纪五六十年代,东山人正在谷文昌率领下,持之以恒植树制林,构成“绿色樊篱”,抵御了风沙。
“第一次呈现白夜”指1954年8月,正在县城建成第一座拆机发电功率15千瓦的火力发电厂;1956年6月,拆机发电功率64千瓦的城关(今铜陵镇)华侨电厂起头供电。“削山填海峡,海陆横卧三堤”写的是:建成长1260米的西港海堤,筹建八尺门海堤;1958年5月,后澳避风港完工,是福建省三大避风港之一;1958年8月,还成立第一个处所国营盐场(双东盐场)。
近日,笔者宅家拾掇史料时,发觉1959年11月1日《东山报》第5版,以《伟大的成绩,的胜利》为题,登载引见东山县社会从义扶植成绩博览会的长篇通信,并颁发了时任东山县委的谷文昌用诗歌为博览会写的《序言》。